尽管2012年苗市滑坡让很多育苗者胆寒,但年末记者进行的苗市调查中各地的苗圃扩张仍然在紧锣密鼓进行着,这其中既有在这些年苗木牛市中积累了雄厚资金的“老苗人”,也有从其他行业携重金进入的“新苗人”。无论是老兵,还是新丁,他们之所以毅然决然投资苗木行业,在意的并不是苗市一时的起落,更看重苗市的前景或者说“潜”景,他们瞄准的是未来十年的苗木市场。
投资绿色银行更稳妥
我们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些土地、河湖水系被污染,全国范围的雾霾天气一次次向人们敲响警钟。从国家政策层面,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地位的升格,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让更多人关注园林苗木这一绿色产业。
“尽管2012年苗木价格下调了,但相比于其他行业的不景气,绿化苗木业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前景可期。国家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从城市到乡村到山林都需要苗木进行绿化,对苗木的需求是必然趋势。有钱投资到绿色银行,建苗圃种树更稳妥些,更有钱途。”浙江奉化市山水园林花木场吕光明的想法有着代表性,是那批手上有闲散资金者多方考察市场后做出的选择。
不过,大型企业投资苗圃与赖以养家糊口的普通苗农不同,他们更看中长线产品,瞄准的是10年后的绿化市场需求。所以,他们不会因一时行情的下跌而止步不前,反而把此作为收购苗木的绝佳机会,可用较少的资金收购到高品质的苗木。
产品定位着眼未来
既然这批新建扩建苗圃者瞄准的是未来10年的绿化市场,他们对产品的定位必然是着眼未来的市场需求。随着国家整体绿化建设水平的提高,10年后的绿化市场对苗木又有着怎样的要求,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基本上可以用四化来概括,即精品化、大规格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大规格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不多做解释,这里重点谈谈精品化蕴含的两方面含义。
苗木精品化一是指在品种方面选优选精。那些生长不是特快、观赏效果好、附加值高的名贵树种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这些苗圃的采购名录中。如浙江滕头园林在苗圃扩张时,除注重红枫、海棠、茶花、桂花等树种培养外,还瞄准了华东地区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浙江楠拟培养为拳头产品。山东奥孚苗木基地内,除精心培育白蜡、玉兰、海棠、紫薇等苗木外,红豆杉被作为后备产品已经默默培育了多年。此外,丝绵木、茱萸、乌桕、花梨木、沉香、流苏等许多被忽视的树种已经在很多苗圃被培育着。用东方园林苗木采购部副经理井桂方的话说,未来绿化需要更加丰富的植物品种,生物多样性是高品质绿地的指标之一,现在的苗圃品种太过单调,还有太多名优树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需要有眼光的苗圃去发现和培育。
精品化另一层的含义是产品质量方面的提升。广东棕榈园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坤良曾和记者谈起一次在贵州的采购,当时公司的工程项目需要一批高品质的樱花,定干高度要求1.5米至1.8米,他们走遍了华东、西南的很多苗圃,最后在贵州的一家苗圃找到,以较高的价位成交,仅这一笔采购金额就是200多万。刘坤良说,园林的特点就是灵活,一个园林植物可以培养成各种产品形态,随着国家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未来绿化对苗木的品质将提出更高要求,行道树、孤赏树、造型树各有各的要求,苗圃只有大胆创新,在造型上出新出彩,才能收获良好的效益。